經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從2010年開始,全球各地需求普遍強勁回升,化學工業也隨之快速增長,但這一趨勢在2011年明顯遇阻。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由于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形勢不同,2012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化工市場發展將出現分化。
美國化工市場隨著經濟的緩慢恢復和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有所恢復;歐元區則受債務危機拖累,化工市場將可能出現負增長;而在日本,由于本國資源短缺且中東等地區的基礎化學品工業憑借資源優勢正在崛起,其國內基礎品生產企業的競爭優勢正逐漸喪失。

我國化工行業的多個下游行業復蘇勢頭日益明顯。國內汽車銷量大增帶動了對輪胎、炭黑、改性塑料等化工子行業的需求回暖;房地產市場景氣回升、投資增加改善了純堿、有機硅和PVC等產品的需求;紡織行業的復蘇則激活了上游的合成纖維產業鏈,對染料、助劑等化工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相對世界化工行業來說,我國化工行業下行周期觸底回升的跡象更為明顯。
由于國際需求尚未完全恢復,我國化工產品出口形勢仍然嚴峻,因此,化工行業的進一步復蘇更依賴國內相關下游市場需求的驅動。又由于化工行業各子行業受危機影響的程度和經濟回暖時期的恢復能力不盡相同,加之能源和原材料價格預期上漲以及部分子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預計行業整體恢復到較為理想的景氣狀況仍需要一定的時間。長期來看,由于我國缺鉀土壤面積不斷擴大,農業部門已認識到缺鉀的嚴重性,并在全國推廣"補鉀工程",鉀肥需求量將保持增長,給鉀肥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